Search

(5/12投資LDS)

從最近的一季企業財報結果和經濟數據顯示出武漢肺炎疫情對...

  • Share this:

(5/12投資LDS)

從最近的一季企業財報結果和經濟數據顯示出武漢肺炎疫情對經濟造成嚴重破壞,但美股三大股指上週依舊出現漲幅,不過在經歷了上週短暫的上漲後,美股昨日走勢則呈現分歧。

Nasdaq仍保持良好漲勢,週一收盤上漲0.7%至9192.34點,連續六個交易日上漲,這也是今年以來納指創下的最長連漲紀錄,這也讓納指今年累計上漲約2.4%。然而S&P500指數則微漲0.01%至2930.19點,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下跌0.4%,至24221.99點。

科技股領先美股,成為市場領頭羊

自3月23日觸及盤中低點以來,納指已累計上漲近40%。 這一上漲勢頭主要是由大型科技股如Facebook,亞馬遜,蘋果,奈飛、Alphabet和微軟的大漲所帶動。 自三月下旬以來,FAANG的股價均飆升了20%以上。 而晶片製造商AMD週一更是創下歷史新高,使其2020年的漲幅超過37%。

截至昨日收盤,納斯達克市場今年已累計上漲了2.4%,跑贏了標普500和道瓊指數,後兩者分別下跌了9.3%和15.1%。 科技股近期表現相當強勁,加上能源、金融及工業等對景氣循環周期較敏感產業在過去三個月的表現較為黯淡,這也是道指及標普500指數今年跑不贏納指的一個重要因素。 MRB Partners的美股策略師Salvatore Ruscitti說:“ 病毒大流行令交通、旅行等傳統行業遭受直接衝擊,而且還加強了科技在企業和消費者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投資者也傾向於認為科技主導型企業在經濟衰退中將更具主導力。”

從摩根大通的股票估值模型表明:目前股票的風險溢價仍保持有吸引力,而且不同類型股票的溢價表現在中長期來看也有所不同,目前科技股及財報成長潛力較高的股票最有吸引力。

樂觀情緒推動的漲勢背後仍存在出多個隱患

現在主導市場漲勢的兩大市場預期中,一是要追隨聯準會的腳步,順應量化寬鬆QE帶來的低利環境,二是股市表現常常領先於GDP結果。 簡單來說,這種市場預期也反映出投資者普遍預期從今年三季度開始,美國GDP將會恢復上升,但如果預期的經濟反彈未能實現,這可能會逆轉美股市場的走勢。

然而左右經濟反彈速度的主要還是疫情結束的速度。 疫情危機的早期,市場出現的流動性緊缺引發了市場的恐慌,不過在美國財政部及聯準會迅速採取行動提供財政和貨幣支持下,市場流動性已得到滿足,而且大量的刺激資金也成為推動美股近期上漲的關鍵因素。 更重要的是,從聯準會近日的表態來看,這種前所未有的刺激將在疫情結束前一直維持,這也成了市場投資者情緒穩定的強心劑。

有經濟學者猜測,上週慘淡的就業數據可能會促進國會推動進一步刺激措施以支持工人和企業更快地復工,並讓投資者相信這一系列的紓困措施最終能夠抵消病毒大流行所造成 的經濟損失。經濟學家Ian Shepherdson指出:“4月份的就業報告的差勁表現雖然大致在市場預期內,但經濟處於崩潰邊緣的壓力將促使國會採取進一步的行動,他們可能會考慮另一 項實質性刺激計劃。”

對於接下來的就業前景,美國財政部長努欽週一表示樂觀:目前尚不清楚5月份的失業人數數據是否會比4月份的還要糟糕,因為基於正常經濟模型做出的就業人數來預測目前的情況非常困難的,不過對企業在夏季重啟經濟抱持樂觀態度,並建議企業利用目前的零利率做好發展規劃。 如果下個月的就業數字惡化,我們也做好了準備。而且我認為隨著經濟的逐步重啟,就業數據將會越來越好。

雖然如此,在最近公佈的一系列疲弱的經濟數據以及對今年公司獲利前景的下調之後,部分投資人判斷股市仍存在被高估的部分,而且在疫苗未研發成功前,股市未來的走勢仍存在隱患。 都鐸投資Paul Tudor Jones指出:“我認為反彈的這一部分在預料之內,在聯準會幫助下,市場難點問題已經從早前的流動性問題轉移到償付債務能力問題上。而且反彈後續的力度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疫情的發展情況。如果針對病毒的疫苗或藥物不儘早誕生,那麼我認為市場還會面臨更加困難時期。”

高盛分析師David Kostin也表示:“在過去六週內,三大指數均飆升逾20%,投資者從熊市底部的絕望情緒轉向對經濟復甦的樂觀情緒,在這種情況下, 某些單一的催化劑可能不會引發股市的再次回調,不過我們認為隱患依舊存在,尤其是未來一年內銀行的壞賬損失可能激增至1000億美元。”高盛認為在缺乏回購、削減股息等因素作用下,投資者情緒很快會惡化,預測標普500指數三個月內將跌去兩成,至2400點位置,不過年底將會反彈至3000點。 暗示重啟經濟的風險並稱紐約州以外地區的新增確診數仍在攀升,且多州重啟經濟強會加速這一趨勢。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View all posts